夜场招聘模特 https://www.ktv13.com/ 去年,沈阳理工大学。 一名大四学生被室友刺死,身上足足被捅了127刀! 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案件。 6月29日,案件迎来了最新进展:判处凶手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。 图片 决判出来后,更多案发细节也随之曝光…… 2021年9月15日晚。 沈阳理工大学一大四学生郝某,结束晚自习后,正走回宿舍。 殊不知,危险就在前方路上等着他。 刚走到宿舍楼门口,郝某被冲出来的人捅了数刀。 毫无防备的郝某倒在了血泊中,身中共127刀。 令人惊愕的是,这个人正是自己的同班同寝室同学王某。 图片 到底有什么“深仇大恨”,能下如此让人难以想象的狠手? 所有人都在疑惑。 原来,仅仅因为一次争执。 据悉,郝某的宿舍,一共住着6个人。 同住宿舍的王某,因为性格问题,和其他人相处不太友好。 案发前两日,室友王某和张某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口角。 起因是,张某正在用手机看视频,而王某让其不要外放,称打扰到自己复习。 面对王某的要求,张某不予理会。 于是,双方二人产生了激烈的争吵。 当时正在气头上的王某,并扬言要“杀”了张某。 这件事情发生后,导致王某和室友的关系加剧恶化。 第二天上午,被害人郝某和张某等四人,找到辅导员。 图片 他们提出让王某换寝室。 当时学校恰好没有空余宿舍了,辅导员无法调换。 收到这一诉求后,辅导员和王某母亲进行电话沟通。 辅导员提出让王某走读或休学的建议,并让王某母亲尽快到学校处理这件事。 王某母亲称自己有事,无法赶来,就将这件事电话告知了王某。 可谁都没想到,这通电话让事情走向彻底失控。 王某对室友怀恨在心,并暗下决心,要将四个室友通通杀掉。 当天下午,王某买了三把水果刀。 回到寝室,发现三人在场,觉得不好下手。 于是,王某决定到宿舍楼附近拦截落单的郝某。 为了杀害郝某,足足等待了3个小时。 等郝某到达宿舍楼下时,王某瞬间冲出去把刀狠狠刺向郝某。 图片 郝某很快倒地,王某仍不罢休,继续补了上百刀。 腹部、胸部、颈部、面部……刀刀致命。 这个过程,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。 现场触目惊心。 郝某最后因大出血,不幸离世。 图片 年仅23岁,令人痛惜。 图片 同学们眼中的郝某,是一位“积极阳光、乐于助人,学习成绩很好”的男孩。 如果没有被害,他今年毕业或者考研上岸,奔向美好的人生。 可如今,一切都破灭了。 郝某的父母无法接受这个现实。 儿子被害的十天前,他们刚把他送去学校。 没想到,那次送别竟是最后一面。 郝爸爸告诉记者,孩子身中数百刀,宛如刀刀刺在他的心上。 “16日下午,我们在公安法医部门见到儿子的遗体,儿子浑身多处伤痕,法医告诉我儿子被捅了100多刀。” 丧子之痛,非亲历者无法体会。 郝妈妈曾独自抱着儿子照片,强忍悲痛地蹲在学校门口,似乎在等待着儿子出现。 她说:“每每想起儿子遇害后的惨状,想起儿子之前的聪明帅气,心里悲痛欲绝。” 这一画面让人感到无比心酸。 图片 6月26日,她还发布了视频,里面都是儿子的生前照片。 配文为:“别人家的宝宝都放假回家了,我的宝宝何时能回来啊?妈妈想你,太想太想……” 图片 郝妈妈失去了唯一的儿子。 她再也等不到他回家了。 唉,又一现实版的“马加爵”事件再次重现。 回顾整个案件报道,其实早有端倪...... 王某和室友的矛盾,其实积怨已久。 案发后,郝爸爸曾到校多方打听得知。 王某性格比较孤僻,平时不合群,跟其他同学无法交流。 “比如人家学生聊天的时候,他会突然给人打断了,给人一种非常难相处的感觉。”“他们在谈论事情,他(犯罪嫌疑人)觉得跟说他似的,跟大家急头白脸(方言)的急。” 图片 这一点,也得到了他人的证实。 郝爸爸说,“王某与自己儿子的矛盾是最小的,而那次争吵跟儿子无关。” 王某与其他室友的矛盾究竟多深,我们无从得知。 对于郝某的不幸遭遇,不少网友表示惋惜。 “不管什么理由杀人,恶狠的心,必须严惩。” 图片 是啊,杀人偿命,天经地义。 王某毁了别人的一生,也亲自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。 可悲可叹。 图片 还记得曾经轰动全国的“石家庄特大爆炸案”吗? 同样的,凶手也是很极端的人。 2001年3月16日凌晨。 男子靳某超拿着一袋袋的炸药,一边放,一边念叨。 随着一声巨响,炸药包引起五次爆炸。 最终造成108人死亡,38人受伤。 图片 警方审讯时曾问他:“你为什么要制造这些爆炸呢?” 靳某超回答:“他们长期整我、弄我。” 图片 事实真的如此吗? 其实不然。 人之初,性本善。 而他心里只记得别人对他的不好,他要报复那些人。 靳某超为何会有如此凶狠的性格,是先天的吗? 后来报道所述,听力障碍及童年经历是其心态扭曲的直接原因。 也有人评价说: “从孤独与猜忌,到仇视与报复,再到残忍与狡猾,可以说是他这一生思想演变的轨迹。” 他用自己卑劣不堪的人生,毁了108条生命,甚至背后的一百多个家庭。 简直丧心病狂。 至死他都没有悔过的意思,只想着报复别人。 图片 这类极端的人,让人难以捉摸。 我们更不知道,他们何时会做出极端的行为。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,可以准确地识别出这类人呢?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老师,曾说过极端的人分两类: 第一类,边缘性人格,好的时候特别好,急的时候瞬间急;阴晴不定;遇到这种人,直接认怂,不要刺激对方。第二类,被动攻击人格,特别的端着的,很压抑,表现和内心完全不一致。生活中遇到特别客气的要小心。 图片 而在我们生活中容易产生“极端”的人,通常有三种表现: 第一种是脾气暴躁。 这类人只要遇到一点不如意的地方,就会大发雷霆。 与这类人相处,根本无法揣测他的内心。可能上一秒还嬉皮笑脸,后面就开始胡乱发脾气。 第二种是孤独自闭。 这类人在生活中不喜欢跟他人相处,他们很难相信任何人,甚至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。 他们表面上看着平常,其实内心很容易积攒“仇恨”。 第三种是以自我为中心。 这类人做事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,他们只凭主观臆测,眼里只有自己。 如果遇到这些人时,我们最好远离,不要去激怒他们。 图片 血淋淋的现实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。 一生很长,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。 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人生,但能掌控自己的人生。 要时刻提醒自己: 成年人做事,一定要考虑后果。 走极端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。 如果不幸遇到极端性格的人,请不要与之过多纠缠,速速远离,就是在保护自己。 点亮【赞】,愿我们都能从容平安度过此生!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